第1416章 朕的大唐亡了-《唐朝好地主》
            
            
            
                
    第(1/3)页
    立秋过后,日变短,夜变长。
    天也一天比一天凉快。
    八月初七。
    夜。
    登基的前一夜。
    张超一家人已经搬进了紫禁宫,入宫第一件事,张超把紫禁宫,改回紫微宫。
    登基用的冠冕礼袍都准备好了。
    殿内省尚衣局女奉御带着一群局内宫女围在张超四周,为他试衣。尚书局的人手艺非常的高超,衣服袍冠鞋袜等都非常的贴身合适,不大不小刚刚好。
    这些人也是非常辛苦,她们负责宫中皇家的衣服,不但要制作,而且每天半夜就要开始熨烫衣物,等皇帝起来前,就要把衣服准备好送过去。
    衣服熨烫的很整齐,而且熏过衣。
    上玄下赤的龙袍,颜色偏暗,这种色调张超并不喜欢。赤是暗红,玄色,则是先染白再染黑,黑中扬赤。
    皇帝的这套大礼服,其实还是起身周,一直延续到如今,象征的是正统。
    奉御捧来旒冕。
    皇冠严格来讲,不叫冠。
    皇帝戴的叫冕,冕和冠算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虽然说这都是戴在头上的物件,但对于帝王而言,含义就带有唯一性和推他性了。
    就好比皇帝自称朕,朕虽然也是我的意思,但除了皇帝其它人不能用。
    冠,就好比我,很平常,谁都能用,甚至连猴子都能戴。
    但冕,则独显尊敬,彰显身份。
    所以加冕、卫冕也就拥有独特的含义。
    冕,天子、王侯、卿大夫才能戴的帽子,说文解字里专门注明,冕,大夫以上冠也。
    帝王冠冕,就是皇冠,皇帝才能戴的帽子。
    这个帽子也一样是千百年来都不曾改变的式样,
    大体由“綖”、“旒”、“缨”、“紞”、“纩”、“紘”等组成。
    綖,就是头顶上那块长方板,前圆后方,寓意天圆地方;旒,就是悬挂在方板前后的那个珠玉帘,一般用五彩丝线穿五彩珠玉串连而成;
    缨,冕板左右垂下的红绸绳;
    紞,有专门用途,也是丝做成的线绳,线绳下端有个黄色绵丸,专用名词叫黈纩;
    纩,其实就是挂在紞头上的玉,谓之瑱,因为两块瑱正好位于左右两只耳朵旁,所以又名充耳、塞耳;
    冠冕如何固定在脑袋上?用一根叫做玉笄的东西,其实就是俗称的簪子;玉笄的两端绕颔下系朱红丝带,这样才能把整个冠冕固定住,叫做纮。
    旒,就是挡在天子眼前的那个珠帘。
    天子冕十二旒,前后各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戴着冕,前面还有一排珠帘,这是会挡住视线的。
    魏征和房玄龄、马周、孔颍达等一群重臣站在旁边。
    孔颍达做为翰林学士,又是孔圣后裔,他问张超。
    “旒珠垂于眼前,会挡住君王视线,可陛下知道为何一直以来却要挂这十二串旒珠呢?”
    明日就将是登基御极,因此现在开始,大臣们也开始尊敬张超为陛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