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4章 李迪的苦心,寇季的明悟-《北颂》
            
            
            
                
    第(2/3)页
    一切的骂名、弹劾,老夫可以帮你一力挡下。”
    寇季沉声道:“所以您拦下了我递给朝廷的文书,也拦下了朝廷递给我的文书,其目的就是打算在中间插一杠子,帮我揽下所有的麻烦。”
    李迪毫不犹豫的点头。
    寇季脸色一沉,郑重道:“以您现在的身份地位,揽下了这些麻烦,下场可能不会太好。您为什么要这么做?”
    寇季好歹是官家的心腹,又有一位已经成为了圣贤的祖父。
    只要他不造反,无论惹下多大的麻烦,朝廷都不会处死他。
    李迪就不同了,他已经脱离了中枢,已经失去了权柄,帮寇季揽下所有的麻烦,很有可能会在百官们的弹劾下,丢掉身上仅存的寄禄官,再进一步的话,很有可能会丢掉性命。
    毕竟,李迪在离开中枢的时候,可是背着骂名离开的。
    如今赵祯尚没有帮他洗去骂名,他还背着那个祸国殃民的名声。
    李迪脸上浮起了一丝笑意,道:“为了百姓,为了燕云。”
    寇季一脸疑惑。
    李迪笑道:“朝堂上真正为百姓做事,为百姓谋福的人不多,你就是其中之一。朝堂上有能力谋划燕云,有希望拿回燕云的,也只有你。
    你能富国,也能强兵。
    虽不通兵事,却能打出惊天大胜。
    只要你一直屹立在朝堂上,我们就有收复燕云的希望。”
    顿了顿,李迪脸上的笑容一敛,抓紧了寇季的手臂,道:“你要是离开了朝堂,那朝廷恐怕再也没有收复燕云的希望。”
    寇季听到这话,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不由的想起了陆游的那首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想必陆游在做这首诗的时候,心情应该跟李迪差不多吧。
    只是李迪看得见希望,而陆游却看不到希望。
    李迪或许能在生前,就看到王师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壮举。
    而陆游,直至死后,埋进了土里,尸骸腐烂成尘埃,也看不到王师北定中原的那一日。
    寇季大概明白了一些问题。
    明白了自己为何在看到了大宋朝堂上的那些蝇营狗苟以后,还没有造反的原因。
    明白了自己明明有机会振臂一呼,却从来没想过去振臂一呼的原因。
    那是因为大宋朝堂上虽然充满了蝇营狗苟,但仍旧有人赤胆忠心,为国家,为百姓,呕心沥血,舍身忘死,劳苦奔波。
    他舍不得,舍不得将他们的赤胆忠心毁于一旦。
    那些蝇营狗苟们,他有的是机会,有的是手段拍死。
    但是他们的赤胆忠心若是毁了,可就没有了。
    李迪见寇季陷入到了失神当中,握着寇季的手臂又紧了几分,他激动的对寇季道:“你没有经历过澶渊之战,但是却出使过辽国。
    你应该知道在辽国的铁蹄下,那些百姓过的有多苦。
    想在辽国过的舒坦,就得背宗忘祖。
    想要记住祖宗,就得被奴役、压榨,过着比狗还惨的生活。
    他们不该如此的。
    他们所受的每一点苦楚,都是我们的错。
    在沙州,死了几万我大宋百姓,你屠戮了沙州回鹘的贵族,屠戮了沙州回鹘的王族,为他们报仇。
    在燕云十六州,数十年,死了去的百姓,早已超过了几万之数。
    难道你不打算帮他们报仇?”
    寇季在李迪的激动声中缓缓回神,他斩钉截铁的道:“我自然会救出他们,为他们报仇,但我不需要你帮我被黑锅。
    朝廷若是容得下我,我自然会率领着朝廷的兵马,去拿回燕云十六州。
    朝廷若是容不下我,那我就用自己的办法,去拿回燕云十六州。”
    李迪一愣,惊愕的瞪大眼,“你不能这么想……你这个想法很危险……”
    李迪沉声道:“曾经有无数人的想法跟你一般,可他们去了辽国以后,就再也没回来。不是被宰了,就是位列辽国朝堂之上。”
    寇季皱眉道:“辽国的朝堂容不下我,我也容不下辽国的朝堂。”
    李迪眼睛瞪的更大了,心中生出了一个恐怖的想法,一脸惊恐的看着寇季。
    寇季淡然笑道:“您老别瞎想,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我可不做。朝廷要是真的容不下我,我就在距离辽国最近的城邦,设立一处交易场。
    花钱雇佣那些辽国的女子过来,为我大宋的百姓们生娃。
    等她们怀孕了,就将她们送回辽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