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回陛下,先皇恩重,自是不曾亏待。” “那你为何要行这不忠不义之事。” “敢问陛下何为不忠不义?” “你带兵威逼京城,这还不是不忠不义?你这是诛九族的大罪。” “是吗?但是为何卑职这一路上,二十三座城池,十五万明军,未能阻止我这不忠不义之人呢?” “你……你仗着兵强马壮,火器犀利,强行通过……” “那敢问陛下,为何我这个小小的辽阳总兵,竟然比这煌煌天朝还要兵强马壮呢?为什么那二十一座城池,都不曾阻拦我的脚步?陛下身为天子,可能回答我的这两个问题问题?” 这句话陆煊朗声喊出,整个城墙瞬间鸦雀无声。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呢?谁又敢回答这个问题呢? “陛下不知如何回应吗?那为何不问一下你身后的那些臣子呢?”陆煊这话让整个城墙的空气都变得凝滞了。 朱由检没有回头去问,因为他身后根本没有几个重臣。一听说要来城墙跟陆煊对质,满朝文武今天多半都病了。 “陆煊,朕承认你兵强马壮。但我京城十万禁军,粮草充沛。你真以为你能破得了京城。不出三五日,就有数十万边军勤王。到时候,这城墙之下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出乎意料的是,陆煊竟然没有反驳朱由检的话。而是开口道。 “陛下,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朱由检再次愣住了。他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 为什么朕身为天子,手下的将士却孱弱不堪。为什么煌煌大明朝,二十一座城池,竟不能阻一阻眼前的这支叛军。为什么满口忠义的文武百官,竟没几个敢来这城墙之上,跟这逆贼对峙的。 朱由检心中,有太多的为什么。但是作为刚刚上位不到十天,而且从未接受过帝王教育的信王来说,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 实际上,就算是他从小作为太子,接受了所谓的帝王教育,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的老师,竭力隐瞒的内容。不出意外的话,他永远都不会从任何一人的口中,得到答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