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一百八十二章 永不熄灭的火炬-《军工科技》
【未修改版】
“明天我去趟浩宇造船。”他拿起桌上的舰载模型,金属外壳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让他们提供最新的舰体参数,我们争取把适配性测试提前。”
凌晨三点,吴浩被手机铃声吵醒。是张野打来的,背景里传来火车的轰鸣声。“吴总,我见到她了。”年轻人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她带了孩子们画的画,说要送给基地的叔叔阿姨。”
吴浩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实验室透出的灯光。那些彻夜不熄的光芒,像撒在戈壁上的种子,正在悄悄生根发芽。“替我谢谢孩子们。”他轻声说,“告诉他们,我们会造出最厉害的武器,让他们能安安稳稳地画画。”
挂了电话,吴浩再也睡不着。他翻开笔记本,扉页上是十年前写的那句话:“让风沙知道,这里有群不肯低头的人。”现在看来,这句话依然滚烫。
第二天清晨,吴浩在餐厅遇到了魏工。老人正对着手机视频,屏幕里是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手里拿着份体检报告。“各项指标都正常,”医生的声音传来,“就是要注意休息,别总熬夜。”
魏工笑着关掉视频,端起碗小米粥:“我那口子,就知道瞎操心。”他看向吴浩,眼神里带着欣慰,“昨天看了你们的舰载方案,比我们当年强多了。当年我们搞电磁炮,连计算机都得用穿孔纸带,哪像现在,模型一调参数就出来了。”
吴浩刚要说话,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陈磊发来的视频,画面有些晃动,能看到靶场上空飘着个红色的气球。随着一声闷响,气球瞬间炸裂,镜头转向靶板,上面的弹孔正中心画着个笑脸。
“0.15米!”陈磊的声音带着喘息,“我们做到了!”视频里传来欢呼声,有人把帽子抛向空中,阳光照在他们年轻的脸上,每个人都笑得那么灿烂。
吴浩把视频转发给魏兵,附言:“你儿子的梦想,我们帮他往前推了一步。”很快收到回复,只有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后面跟着张照片。魏兵站在边防哨所前,身后是飘扬的五星红旗,他的脸上带着风霜,眼神却无比坚定。
上午的董事会开得很顺利。当吴浩展示电磁炮的最新测试数据时,董事们脸上的怀疑渐渐变成了惊叹。“军方已经发来采购意向,”首席财务官推了推眼镜,“如果能顺利量产,明年的营收至少能增长 40%。”
吴浩摇了摇头:“先不急着谈营收。”他调出生物医药的研发进度,“肿瘤新药下个月正式上市,定价要让普通家庭能承受。我们造武器是为了保家卫国,做医药是为了救死扶伤,这两样都不能只看钱。”
散会后,苏荷递来份行程表。下午要去视察新落成的军民共建小学,晚上还要和航天部门视频会议,讨论电磁炮在卫星发射上的应用。“张野已经在学校等着了,”她补充道,“他说孩子们准备了惊喜。”
越野车行驶在新修的公路上,两旁的胡杨林比上次见到时更茂盛了。有几只沙狐从树下跑过,看到车子也不躲闪,反而停下来好奇地张望。“这些小家伙,越来越不怕人了。”司机笑着说,“以前见了车就跑得没影。”
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正在排练节目。他们穿着统一的校服,手里拿着纸做的炮弹,随着音乐做出发射的动作。张野站在队伍旁边,笨拙地跟着比划,引得孩子们一阵笑。看到吴浩下车,他赶紧跑过来,手里拿着束用沙枣花编的花环。
“孩子们自己编的,说要送给最厉害的科学家。”张野把花环戴在吴浩头上,脸上有些不好意思,“那位小学老师,她……她答应做我女朋友了。”
吴浩刚要恭喜他,就被孩子们围住了。一个个小脑袋仰着,七嘴八舌地问着问题。“吴叔叔,电磁炮能打跑外星人吗?”“炮弹是用巧克力做的吗?”“我长大能当科学家吗?”
吴浩蹲下来,挨个回答他们的问题。阳光透过沙枣花的缝隙落在他脸上,带着淡淡的花香。他忽然觉得,这些孩子就像戈壁滩上的种子,只要给点阳光雨露,就能顽强地生长,将来也许会成为科学家、军人、医生,在这片土地上续写新的传奇。
离开小学时,孩子们追着车跑了很远,手里挥舞着画着电磁炮的图画。吴浩摇下车窗,看着他们小小的身影渐渐远去,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他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在和平的阳光下长大,能有机会追逐自己的梦想。
回到基地时,夕阳正缓缓沉入地平线。实验室的灯又亮了起来,像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夜空。吴浩走进实验室,看到工程师们正围着计算机欢呼。屏幕上,舰载电磁炮的模拟发射取得了成功,弹道曲线完美地命中目标。
“下一步,我们要挑战 0.1米的精度。”陈磊指着屏幕上的数据,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然后是提高射速,降低能耗,争取在年底前完成所有测试。”
吴浩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刚创业时的情景。那时他们挤在租来的办公室里,几台旧电脑,一箱箱泡面,却有着改变世界的梦想。现在条件好了,梦想也越来越近了,但那份初心,始终没有改变。
夜深了,吴浩站在露台上,望着满天繁星。西北的星空格外清澈,每颗星星都像在眨眼睛。他想起魏工说的钱学森星,不知道那颗星星上,是否能看到地球上这群为了梦想不懈奋斗的人们。
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是苏荷发来的消息:“医药公司的第一批新药已经发往全国各地,收到很多感谢信。有位患者说,终于能陪孙子看胡杨林了。”
吴浩微微一笑,回复道:“告诉他们,这只是开始。”他知道,不管是电磁炮还是新药,都是他们写给这片土地的情书,是对和平的向往,对生命的尊重。
风拂过胡杨林,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回应他的话。吴浩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带着沙枣花的清香,还有一丝希望的味道。他转身走向实验室,那里的灯光依然明亮,像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着前行的路。
未来还有很多挑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和他的团队,会像那些胡杨一样,把根深深扎在这片土地上,耐得住风沙,经得起考验,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也书写属于这片土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