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变革阵列-《北明不南渡》
            
            
            
                
    第(3/3)页
    现在就不一样了,从张家口缴获来的军火,加上工部不断为明军送来的制式武器。
    五万人的步兵营,已经能凑出四个千人队列的大方阵。
    实际上西班牙方阵的问题是,防御性能优秀,但是过于笨重,机动性很差。
    不过在面对建奴的此次进攻时,基本都需要采取防守姿态。
    所以西班牙方阵,在这个时候应当是能发挥它应有的威力。
    至少在步兵面对鞑子骑兵的冲击时,不会显得如此无力。
    西班牙方阵学习起来还是比较简单。
    每个横队正面为50至60人,纵深为20列。在四个边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队的火绳枪士兵。这种坚固的密集队形其宽度约为150  米,纵深100  米。
    这是标准数据,实际上方阵在历史的演化上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环境在原有方阵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良出新的适用于当前战争形式的阵势。
    譬如古斯塔夫方阵,莫里斯方阵。
    而在朱慈将方阵的概念授以王先通,并开始操练之后,便有人提出这样的方阵或可以改良。
    “臣闻孙子兵法云,圆阵者,所以塼也,或可以圆而变之。”进言的是李岩,朱慈在把他收了后,多次提出建议,许多都十分有价值。
    华夏这里本就是阵法的祖宗,华夏的阵法,讲究一个“变”字。所谓西班牙方阵固然猎奇,但核心毕竟是将热冷兵器的优势密切结合的理念。
    当这样的理念被吸收后,所诞生的本土产物,会比死板的效仿更为有效。
    兵书上已经多次论证过,攻以方,守以圆,既然要将军队的防御性能最大化,所谓方阵形态真心没必要固执保留。
    李岩的课外书看的是很多。
    这也是朱慈很欣赏的一点,既然他都甩出了孙子兵法,那么真不妨让他试一试。
    ……
    人才还是太少,高杰和李岩算是能用的上的人才,以至于许多事情朱慈也没必要那么累。
    而在得知山东全境恢复后,朱慈想的是南边还有什么人才能拉来北方一用的。
    好像有个叫阎应元的人……统帅力爆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