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煎熬的等候-《北明不南渡》
            
            
            
                
    第(2/3)页
    “这事你不需要知道。”
    “岩兄,这是信不过愚弟么?”
    “对,信不过。”
    张煌言也开始伤心起来。
    ……
    坑杀降卒二十万的事情,藏是藏不住的,当时在场的人很多,不仅仅是黄得功,张煌言,史可法也在,随行的船工也在,还有那些皇卫营的将士。
    足以将当初发生的事情复述完全。
    李岩没有藏着的必要,锦衣卫的系统估计会比他更早的将此事告知于北京。
    他只是在奏章中替张煌言抗了一部分的锅,说杀降的事情是他暗中主使,他才是罪魁祸首。
    当然,向朝廷上奏章的权力,并不是只有李岩才能拥有。
    南京的许多大臣,借故弹劾李岩和张煌言的阴谋杀降,上干天怒的罪恶行为。
    这是毫无疑问的。
    虽然李岩效法着朱慈,用尚方宝剑和朱慈的圣命,震慑南京的群臣们,但他毕竟是臣子,威信远远不及朱慈。
    对李岩不服气的人很多,这事可让他们逮住了,那就肯定咬着不放。
    一些性子耿直的大臣,见到李岩后,也没什么遮掩,直接指着李岩的鼻子破口大骂,骂他个毫无人性,衣冠禽兽,残花败柳,不配为官,把南京!把大明的江山搞的乌烟瘴气等等。
    而张煌言的官小,骂起他来更加肆无忌惮。
    甚至有人作诗……讽刺李岩和张煌言两个人狼狈为奸,杀降丧心的行为。
    诗曰。
    长平硝烟血未干,
    孤魂垂首赵人寒。
    江水尽是老母泪,
    妻指子仇恨武安!
    虽然没提到具体的事件,但很显然根据出诗的时间和地点,和语境也知道是对于李岩和张煌言丧心病狂的行为表示不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