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派胡言-《主神在校园》
第(2/3)页
说的是当年孔夫子的徒弟子贡出国游历,见到一个鲁国籍的奴隶,便自己出钱将他赎了回来。
按照当时鲁国的规定,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凡有人能花钱把他们赎回的,可以到国家报销赎金。
但子贡赎了人却不愿接受国家报销的赎金,一时在鲁国被传为佳话。
可孔夫子得知后这件事后,却后非常生气,责备子贡开了一个坏的先例,从今以后,鲁国人就再也不肯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如果子贡收了国家给予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子贡行为的价值,而子贡不肯拿回付出的钱,别人也就不肯再去赎人了。
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必然会使很多人对赎人望而却步。
当然,在场这几个博览群书的人一听到‘子贡赎人’这一个故事,必然会联想到‘子路拯溺’的故事。
说的是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坦然收下了,不免有挟恩图报的嫌疑。
可孔夫子得知后却很高兴,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所以啊,数千年前,孔夫子都深知人性不可能做到没有任何不利己的念头而去帮助他人。
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本就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
所谓的善,本应该是一个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无损于己而又有利于人的概念。
可偏偏这样的道理很多人就是没学会,非得跳出一群自诩圣人的家伙来,把世人的道德标准给拔高。
说上写什么真善就该毫无私心才对。
那么请问这样的人,为何没有散尽家财去帮助世人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