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孙权之难-《三国:我的爷爷是关羽》


    第(2/3)页

    孙权看着这几个儿子,眼里多了一丝失望之色。

    虽然孙和是太子,但全夫人数次暗中劝谏,这导致他更加偏爱孙霸多一些。

    但太子之位,自古就是长幼秩序,所以他心里一直没有做出决定。

    “陛下,御史中丞阚大人觐见。”

    就在这时,门外的侍卫说了一声。

    孙权挥挥手示意孙和把阚泽带进来,一起进来的人还有吾粲和顾谭二人。

    他们听说孙权突然卧病在床,就赶紧过来了。

    行跪拜之礼后,孙权开口问道:“如今吴国三线作战,国力难以承担,民间怨气很重,几位爱卿有何良策?”

    虽然因一时之气执意要强攻九江口,但陆逊的命令却按兵不动。

    现在寿春被魏国二十万大军围困,孙权也知道不能再强攻九江口了。

    可是陆逊公然违抗他的命令,这让他心中非常不满。

    毕竟自己身为皇帝,下面的臣子却违抗他,这让他感到自己的威权受到了挑衅。

    所以陆逊成为了丞相后,但朝中的事却一直没有让他参与,凡事都交给吾粲和阚泽。

    吾粲不明白孙权为什么突然肯承认犯下的错误,可孙权的性格并不是如此。

    他当上皇帝后,无论做错什么事,都要认为是对的。

    吾粲想不通孙权为什么变得这么快,但他也只好说道:“陛下,以臣看来,柴桑丢失已成事实,先放到一边,以后再说。”

    “如今寿春被围,但寿春坚固,又有朱据将军等人镇守,只要援军及时赶到,魏军就只能撤军了。”

    阚泽点了点头:“现在我大吴国正是外忧内患,陛下,以我看来,先荡平山越,安定民心,后方稳固后才可御敌。”

    “山越如今盘踞庐陵、临川,若是不除,等山越根基稳固后,必成为我吴国大患。”

    “臣以为,当下应当防备柴桑,增援寿春,荡平山越。”

    阚泽补充一句:“寿春是淮南门户,也是我吴国北进中原的跳板,所以不容有失,还请陛下定夺。”

    “爱卿所言有理。”

    孙权点了点头,之所以放任山越在临川,是因为贺齐派兵镇压,导致各处都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调动。

    所以想要荡平山越,还是有些困难的。

    更何况山越和蜀汉已经成为盟友,对付起来就更难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