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受制于世家豪族-《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第(3/3)页

    “大人!大人息怒!”

    一旁的北源府副官周同知见状,吓得连忙上前,按住了孙阳的手。

    “大人三思啊!”

    周同知压低了声音说道。

    “这丁明智不能……您看,好歹给清河县的李县令,留几分颜面……”

    “本官选才,何须看他李正德的颜面?”

    孙阳撇了撇嘴,不屑道。

    “大人,您可别忘了。”

    周同知凑得更近,声音更低。

    “清河县丁家,在本地的影响力极大,您那个冶炼新式农具的工坊,筹集的银钱还差着一大截。”

    “丁家前几日,可是派人来暗示过……”

    闻言,孙阳握着朱笔的手,僵在了半空。

    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但却将其忍了下去。

    他乃二甲进士出身,有着满腔的抱负。

    但真当到了这地方,却处处受制于这些盘根错节的世家豪族。

    想要真的做事,就离不开这些世家的支持。

    许久,他长长地叹了口气。

    松开手,将丁明智的卷子归入取中那一列。

    见此,周同知松了口气。

    然而孙阳却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道。

    “周同知,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我等吃的是朝廷皇粮,当的是天子皇差,首要之务当以选才为先,莫要忘了自己的本分。”

    此言一出,周同知额头瞬间冒汗,连连称是。

    孙阳也不再理他,继续阅卷。

    本已不抱希望,可当他拿起下一份卷子时,眼睛却猛地一亮。

    “这……这篇……”

    这份考卷虽文笔略显稚嫩,结构也有些刻板,但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扑面而来的热忱!

    一股赤子之心!

    文章里没有半句空话,全是在谈论民生之本,甚至还像模像样地分析了,两种不同谷种的优劣。

    “好!好一个民生充裕乃礼义之基!”

    孙阳看到心中瘙痒处,忍不住赞道。

    “这才是本官想要的!”

    翻回去看向封面。

    清河县,陈尚泽。

    “此子多大年纪?”

    侍从立刻查阅底册。

    “回大人,陈尚泽年方九岁。”

    “九岁?!”

    孙阳惊得站了起来,他拿着那张卷子,如获至宝。

    “九岁便有此等见地!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取中!此子,必取中!”

    他当即拍板做出决定。

    有了陈尚泽这篇文章作对比,后续的那些答卷更显得平庸不堪。

    孙阳越看越困倦,他强打起精神,坚持着逐份批阅,生怕埋没了真正的人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