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四十多岁,正是学习的好时候-《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第(3/3)页

    闻言,苏墨对着陈尚泽露出一抹狡猾的笑,目的圆满达成。

    陈尚泽瞪大了眼睛,一脸震惊。

    当晚,陈家的牛车便载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吱呀吱呀地驶向了北源府。

    陈易特意在府学附近,租下了一套僻静的一进小宅子。

    从这一天起,陈易那下棋访友、早睡晚起的悠闲日子,便彻底宣告终结。

    取而代之的是那个熟悉的,高强度教学模式。

    “这篇制义,破题尚可,但承题太软!重写!”

    “这句经义理解偏差!罚抄十遍!”

    小院的灯火,再次通宵达旦。

    紧张学习之余,苏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府学的教学虽烂,但它的藏书阁却是实打实的宝贝。

    里面藏着数万卷经史子集,甚至有许多市面上早已绝迹的孤本,装满了整整的三层高楼。

    其中关于《周易》的各类注疏、解读,丰富得让苏墨眼花缭乱。

    但按照规矩,生员每次只能借阅一本书带出。

    无奈之下,苏墨只好化身为最勤快的搬运工。

    他每日早早去藏书阁,挑一本周易的解读借出来,带回小院。

    “恩师,这是前朝大儒王弼的注疏,您看……”

    陈易也是好书之人,一见这等孤本,眼睛都直了。

    于是他一边骂着,你这小子又给为师找活干。

    一边却如饥似渴地研读起来,提笔便开始抄录。

    当这一本抄完,苏墨立刻给送回去,随即再借一本新的带来。

    如此循环往复。

    深夜,小院书房。

    陈易揉着酸痛的手腕,看着面前刚刚抄录完的一卷古籍,又看了看旁边正奋笔疾书,修改文章的苏墨。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头顶。

    “唉……”

    一声长叹。

    手中,又多了几根断发。

    他那好不容易在家里养了几个月,才稍微茂密了一些的头发。

    在这高强度抄书、改文、答疑的折磨下,又开始大把大把地掉落。

    陈易照着铜镜,当他看到自己那日益浓重的黑眼圈,以及越发憔悴的面容,不禁心疼得直抽抽。

    “作孽啊……”

    陈易喃喃自语道。

    “老夫这是造了什么孽,怎么就收了这么个卷死人不偿命的徒弟。”

    可当他转过身,拿起苏墨刚刚改好的文章,细细读完后。

    感受到文章中对《周易》的领悟,以及书写笔力的不断提升,又让陈易那颗抱怨的心,瞬间化作了满腔的欣慰。

    “罢了,罢了。”

    陈易吹灭了灯,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头发掉了还能长,但这等良才,若是耽误了,那才是真正的罪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