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火枪需要静下来射击才能发挥火力,骑兵的优势是机动性和速度,是个“动态”的兵种,两者很难兼容,怎么办呢? 戚公既南征过又北战过,他当年在南方打完倭寇后被朝廷调到北方打胡虏,期间,身为火器专家的他也发现了这个骑兵火枪的矛盾,为此,他把南方火绳枪和北方火门枪结合起来,发明出了一种火绳枪型的多管火铳名叫“五雷神机”,足有五根铳管,大大地提升了命中率,美中不足之处是比较笨重,需两个人一起操作。 “我在仔细研究了戚公的‘五雷神机’后发现,此物应该不是戚公本人发明的。”焦勖对夏华讲述着他的研究结果,“戚公是火器大师,对出现在我国的中外各型火器都极有研究,实用的,他会在兵书里进行称赞,不实用的,他会在兵书里进行批评,但我翻遍戚公的所有兵书都没见到这种‘五雷神机’的任何记载。 我推测,此物的发明者另有其人,此人多半是想假借戚公威名对此物进行推广,可惜啊,朝中和北方边军竟无人识货,以致于此物明珠蒙尘。” 夏华也觉得非常可惜:“此君也是一位火器行家,并且爱国忧军,被埋没真是太可惜了。” 焦勖看着夏华,目露深深的感慨和感激:“我与此君相比,最大之幸就是得遇夏总镇您。” 夏华微笑道:“得遇焦先生,也是我的大幸。” 焦勖把心思回到原来的话题上:“那位无名氏仁兄发明的‘五雷神机’虽一时明珠蒙尘,但因为夏总镇你慧眼识宝,所以并未被彻底地埋没。总镇你让我们研发一款可被骑兵使用的火铳,我立刻想起这个‘五雷神机’,在它的基础上,我和诸同僚不辱使命,最终研发出了这款可被骑兵使用的火铳。”他示意李建业手上的三眼铳。 李建业拿着的这支三眼铳并非北方明军的那种火门枪型三眼铳,而是跟五雷神机一样的火绳枪型三眼铳,五雷神机毕竟有些笨重,焦勖、李建业等专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多番改进,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铳管较短,每根长一尺三寸整,不到汉武铳铳管长度的一半,这三根铳管既可同时齐射也可挨个单射。 简单地说,这种火铳就是三根短铳管的火绳枪,使用它的己方骑兵在与敌方骑兵弓箭手相隔五十步、都身穿铁甲的情况下进行对射的话,己方的铁甲能够防住敌方的箭矢,敌方的铁甲则会被这种火铳的枪弹直接打穿。 有了它,火枪对骑兵来说就不再是鸡肋武器了。 这款三短管火绳枪被取名为“骑手铳”,因为它一来可被骑兵使用,二来可配发给军官当手枪用。 跟传统的火门枪型三眼铳相比,骑手铳的威力、射程、命中率等都超过前者,唯一不如前者的是冷兵器属性,前者可当成锤棒用,骑手铳完全抛弃冷兵器属性,在设计时追求轻便。 战场上,用骑手铳的骑兵在射完三发枪弹后就把它别在腰间,然后拿起手边专门的骑兵冷兵器跟敌军展开战斗,因为射完三发枪弹后,双方已基本上冲杀混在一起了。三眼铳也好,骑手铳也好,在战场上都是“一刀流”。 用三眼铳的骑兵的武器就是三眼铳,打掉枪弹后把三眼铳抡起来当冷兵器作战,用骑手铳的骑兵的武器除了骑手铳,还有马刀马槊或长枪长矛,打掉枪弹后,收起骑手铳拿起马刀马槊或长枪长矛作战。冷兵器就是冷兵器,火器就是火器,非要结合起来只会搞得不伦不类。 除了专供步兵使用的汉武铳和专供骑兵使用、但步兵也能使用的骑手铳,焦勖、李建业等人还研发出了多种特殊的火铳,给夏华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狙击铳:该火铳的铳管制作使用的是赵士祯当年发明的两根铳管嵌套法,因为这种做法可以把铳管做得很长,达到五尺甚至七尺,大大地超过整体打制法做出的三尺。铳管加长了,意味着射程就更远了。射程很远的火铳在战场上能用来干什么?答案不言自明。夏华为这款火铳取名“狙击铳”,含义一目了然。 爆破铳:该火铳是在赵士祯当年发明的鹰扬铳/鹰扬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产物,火力更强、威力更大,是火绳枪和中型佛朗机炮的结合体,能发射大型枪弹,有些类似于明朝的大追风铳、追风炮或清朝的抬枪,重三四十斤,多个子铳架在战车上以战车自重承受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二人操作,一人装弹,一人瞄准发射, 具有装填迅速、火力凶猛、精准度很高等优点,有效射程能达到二百步,它在战场上的作用类似于后世的枪榴弹或掷弹筒,可用于轰击爆破敌方的多层铁甲重盾、步兵战车等屏障; 阵防铳:该火铳是在赵士祯当年发明的迅雷铳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产物,共有五根每根长二尺许的铳管,既可同时齐射也可挨个单射,该火铳不太适合用于野战,很适合用于阵地防御战或城镇防御战; 战车铳:该火铳是在赵士祯当年发明的掣电铳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产物,具有两大用途,一是跟阵防铳一样,固定在阵地上或城垣上用于打防御战,一是安装在战车上用于冲锋攻击,相当于大型火铳和战车的结合体,在战场上的作用类似于后世的装甲车或轻型坦克。… 他粗重的喘息在她耳畔起伏不定,呼出的热气灼烫了她的肌肤。紧紧相贴的两具身躯皆是火般滚烫,心亦是如同浇了沸水般,似要燃烧起來。 第(2/3)页